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初是作为一种公众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的。食品强化总的目的是保证人们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及各种劳动条件下获得全面的合理的营养,满足人体生理、生活和劳动的正常需要,以维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一) 弥补天然食物的缺陷,使其营养趋于均衡
人类的天然食物,几乎没有一种单纯食物可以满足人体的全部营养需要,由于各国的膳食习惯,地区的食物收获品种及生产、生活水平等等的限制,很少能使日常的膳食中包含所有的营养素,往往会出现某些营养上的缺陷。根据营养调查,各地普遍缺少B2,食用精白米、精的地区缺少B1,果蔬缺乏的地区常有C缺乏,而内地往往缺碘。这些问题如能在当地的基础膳食中有的放矢地通过营养强化来解决,就能减少和防止的发生,增强人体体质。
(二) 弥补营养素的损失,维持食品的天然营养特性
食品在加工、储藏和运输中往往会损失某些营养素。如精中B1已损失了相当大的比例,同一种原料,因加工方法不同,其营养素的损失也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尽量减少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损耗。
(三) 简化膳食处理,增加方便
由于天然的单一食物仅能供应人体所需的某些营养素,人们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需要,就要同时食用好多种类的食物,食谱比较广泛,膳食处理也就比较复杂。采用食品强化就可以克服这些复杂的膳食处理。
(四) 适应职业的需要
以及从事矿井、高温、低温作业及某些易引起职业病的工作人员,由于劳动条件,均需要高能量、高营养的食品。而每一种工作对某些特定营养素都有的需要。因而这类强化食品极为重要,已逐渐地被广泛应用。
(五) 强化的其他意义
某些强化剂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及改善食品的保藏性能。如E、卵磷脂、C既是食品中主要的强化剂,又是良好的抗氧化剂。
营养强化剂
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食品营养强化是在代营养科学的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1.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确保标准的科学性。
2.充分借鉴国际和发达的法规标准和管理模式。
3.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4.重点解决基础标准与产品标准间的矛盾、重复、不协调等问题。
5.兼顾行业状和发展需要,确保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营养强化剂
人类的天然食物,几乎没有一种单纯食物含有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如寒冷地带缺少蔬菜,该地人们所吃的食物很可能缺乏C;精制米和小麦粉大部分B1已损失。许多食品均经过加工,如牛奶制成奶粉,各种食物制成罐头食品等,在食品加工中都会失去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营养素。此外,大部分食品在销售前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各种营养素特别是均有一定的损失。因此,在各食品中加入适宜种类和剂量的营养素,不仅能弥补天然食品的缺陷,而且还可合理地改变营养成分及其比例,以满足不同人群对营养的需要。可见,食品经强化后,可提供全面的营养,减少很多营养缺乏病或因营养缺乏引起的并发症,有利于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营养强化剂的优点
营养强化剂不仅能提高食品的营养质量,而且还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和改善其保藏性能。如E、卵磷脂、C等,它们既是营养强化剂,又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可延缓和减少食品的氧化油。
食品经强化处理后,食用较少种类和单纯的食品即可获得全面的营养,从而可简化膳食处理。如在乳制品中强化A、C、D、B1、B2、B6、B12和尼克酸等,制成调制乳粉,供和婴幼儿食用,可大大简化食谱和制作,特别是对婴幼儿,只需食用一种食品,即可获得全面的营养。某些职业的人群食用强化食品,对膳食的简化更具有重要意义,如和地质工作人员所食用的强化压缩干燥的食品,营养既全面,体积又小,质量又轻,食用又方便。
营养强化剂的分类
主要可分为、和无机盐3大类。
1.强化食品
常用的类有A、B1、B2、C、D、PP及其物。如牛奶中加A、D(AD钙奶),面粉中加B,某些饮料中加C等。
2.强化食品
常用的有8种人体必须的及其物。但因赖氨酸在谷物蛋白质和一些其他植物蛋白质中含量很少;蛋氨酸在大豆、花生和肉类蛋白质中相对偏低,所以赖氨酸和蛋氨酸(尤其是赖氨酸)是按照人体需要及其比例,在食物蛋白质中显缺乏的(称为限制)。目前世界上许多普遍采用赖氨酸加入大米、面条、面包、饼干以及饮料中,如赖氨酸面包等。
在营养的强化技术上,应遵循的原则是:
1、强化工艺和加工设备必须切实可行和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以保证待强化的营养素顺利添加到食品中,
2、载体食物的消费范围覆盖越大越好(特别是营养素缺乏普遍的农村和贫困人群),而且这种食物应该是工业化生产的;载体食物的消费量应比较稳定,以便能比较准确地计算营养素添加量,同时能避免摄入(如软饮料、零食)过量。
3、强化的工艺流程不改变食物原有感官性状,而且在进一步烹调加工中营养素不发生明显损失。
4、强化技术和方法应视产品的种类性质而定。如面粉的强化,采用法或直接混合法,先将营养强化剂制成含量较高的基料,然后再将基料与数百倍的普通面粉进行混合均匀。而对于方便面(油炸)的强化,则可将营养强化剂(如脂溶性VA、VD、VB、水溶性VB1、VB2、VC、尼克酸、矿物质等)添加到各种调理包中。
对于挂面的强化,则可将营养强化剂加工在面条中的中心部位,(像铅笔芯那样被包在铅笔中间),烧煮时营养损失明显下降。又如有些是脂溶性,限制了其在亲水体系中的应用,可用现代技术将其制成水扩散型,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何给选择强化食品
市面上含钙饼干、含铁糖果、含A和D的牛奶以及赖氨酸面包、赖氨酸挂面等,应有尽有。如何选择呢?首先我们提倡给孩子吃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各种食物(即天然食品),按照适合的种类、数量、比例安排膳食,养成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这样孩子可以从全面、合理的食品中获得均衡的营养物质,不是非吃强化食品不可。家长若平时注意给孩子食用蛋白质,即瘦肉、鱼、豆制品,赖氨酸是足够的。而铁、A和D在一般食物中不足,可考虑用物补充,也可以从强化食品中补充。如孩子患有缺铁性贫血或血色素低,可食用含铁食物,如患有佝偻病或低钙,则可食用含A和D的食物。但是在给孩子选择以前,一定要先弄清食品中强化了什么,强化营养素的含量及每日用量,以避免进食过多而引起中,或各种营养素之间的不平衡,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利用和吸收。必要时应向进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