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混凝土裂缝修补的方法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但与其事后补过,不如事前做好预防工作。通过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大致总结出以下几点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建议。
1)设计单位应该提出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的具体要求和混凝土施工养护的基本要求,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确保混凝土收缩与膨胀相抵消。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计量要准确,坍落度抽检工作要加强,不能流于形式。
3)混凝土振捣要密实,拆模后须挂草帘或麻布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2d。
4)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的位移和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情况,不能漏振、过振,且在次振捣后要进行*二次振捣。
5)配置大体积混凝土宜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渣水泥,此外可掺加膨胀剂,同时采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以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
6)对于商品混凝土,则要在满足其可泵性、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出机时的坍落度、降低砂率、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等。同时,施工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按规定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这是防患于未然,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主要条件。
主要施工步骤(1)基材部位的清理修补时,先用凿子或挥刀将片状或有裂缝的地方剔除干净,再用凿子修整破损边缘,然后将剥落的混凝土表面凿毛,表面无灰尘、无松散颗粒。如果剥落的地方钢筋已经暴露,除去钢筋表面上的所有松散物,并用钢丝刷将钢筋清刷干净。(2)管片修补对于管片表面小体积破损,调配修补剂,然后用抹刀涂抹在管片破损处,每层厚度不**过5mm。大体积缺棱掉角的分层涂抹。用工具把崩、缺角部位敲掉直至碎石全部露出,用水浸湿,然后待指干后用抹刀涂抹破损处。10-15分钟检查修补剂与旧混凝土结合情况,初凝状态下再次涂抹修补剂填满找平抹光滑。修补达到的效果为: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强度达到要求,颜色一致,表面无裂纹无凹凸,平整光滑,用灰匙柄重敲击该部位无脱落、无剥离、无裂纹产生。修补前,混凝土破损位置必须清理干净,无尘无松散颗粒,在涂抹前必须对表面进行湿润,防止修补部位导致收缩、开裂、强度不足等其他缺点。如果裂缝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2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人工嵌入拌合好的高聚物盾构管片修补剂,乳灰比为1:6。(3)管片修补部位的养护与成型养护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或雨水冲刷而导致砂浆失水过快而导致干缩裂缝及强度降低达不到修补要求等问题。四、施工注意事项1、拌料时应根据应根据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拌和均匀、无结块。2、修补剂根据管片修补的数量进行拌制,避免拌料过多而造成材料的浪费。3、料桶在使用完后必须清理干净,以免遗留的灰浆粘在料桶上影响下一次配料的效果。五、降低管片破损率保证措施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管片裂纹、破损等质量通病,将通过以下几项措施降低管片的破损率:加强管片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的管理。管片到场须经质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卸车;管片下井前须经施工员检查,保证无缺角、掉边的管片吊装下井;管片拼装前,由盾构司机再次复查管片在水平运输中是否有碰撞,盾构司机检查无误后管片方能进入拼装程序。对盾构司机实行技术指令制度。要求盾构司机每环纠偏量不得**过5㎜,保持盾构姿态相对稳定,避免盾构姿态调整过猛,出现管片与盾尾间隙过小,管片出盾尾时被拉伤;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压力,同事注浆压力控制在0.15-0.3兆帕,二次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兆帕,防止注浆压力过大损失管片,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根据土质情况,每环注浆量一般为3-5方,防止注浆量过大挤压管片。加强对拼装管片质量的额控制,通过对盾构拼装作业人员的拼装指导和制定奖罚制度,保证管片在拼装过程中不出现接缝张开大、螺栓未拧紧等导致的管片受力不均而破损的现象。
包装贮存:
涂料保质期为半年。涂料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防止日晒雨淋,贮存温度5~35℃。
裂缝处理方案的选择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现在混凝土裂缝修补的方法主要有表面修补法、灌浆嵌缝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仿生自愈合法等,其中灌浆嵌缝封堵法又可分为压力注浆法、开槽填补法和涂膜封闭法三种。
本着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要求,根据裂缝宽度和深度的相关性原理,按照裂缝宽度情况,分三步进行处理。
1)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采用涂膜封闭法修补,工序为:清扫-刮腻子-涂刷底层涂料-涂刷主层涂料-涂罩面层。混凝土表面裂缝、气孔和缺陷先用腻子(混凝土修补胶:粉料=1:1.8:2.0)填充补平,待干后用砂布磨平,再进行底层涂刷(混凝土修补胶:粉料=1:0.7:0.8),涂料在使用前要通过铁窗纱过滤,除去杂质和团块。主层涂料要涂刷三遍,每遍涂刷都要等上遍涂料干后再涂,且两次涂刷方向是相互垂直。
2)裂缝宽度为0.2mm~0.3mm的用低压注浆法修补。修补工序如下:裂缝清理-粘贴注浆咀和封闭裂缝-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先在要贴注浆咀的裂缝位置贴上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将封缝用浆沿裂缝来回涂刷,使裂缝封闭,大约10min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咀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时漏浆。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咀的
第二天进行,若气温高的话,半天就可注浆。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环氧树脂),插入注浆咀,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咀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咀中流出浆液时,就可以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一般由上往下注浆,水平缝一般从一端向另一端逐个注浆。为了保证浆液充满,在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每个注浆咀再次补浆。
3)裂缝宽度为大于0.3mm的,用开槽填补法修补,工序为:开槽—涂刷界面处理浆—压抹聚合物砂浆—养护。使用SJ-75混凝土裂缝修补剂进行修补,首先用切割机在裂缝两边开出宽×深=1.2cm×1.0cm的小槽,凿除混凝土,清理干净,用毛笔在混凝土裂缝处涂刷SJ-75裂缝修补剂两遍,待涂膜干燥后,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SJ-75修补剂调成水泥净浆修补膏(配比为:修补剂:水泥=1:3.5),裂缝填补分为两次,次填补0.5cm深,*二次填补浆体高出混凝土表面2mm~3mm。修补后用薄膜覆盖,防止因雨淋等因素降低修补效果,同时按原设计要求进行SJ防水涂料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