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
【释义】是指食用菌、工业菌、农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是从事微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在医学领域中,诊断制品的制备,菌苗的生产、微生物致病性研究,药物的抑菌试验及药品微生物检验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菌种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 [1]
法律规定
2006年3月*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主管全国菌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农业(食用菌,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
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
分离
首先是从土壤或腐生植物中收集含菌样品,用无菌水稀释后,涂布于置有适宜细菌、放线菌或霉菌生长的琼脂培养基平皿上,并将其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平皿上长出的许多单个菌落(单一微生物的集落)经分别分离后即为各种纯种菌株,简称纯种,移种至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置4℃冰箱备用
寄主分离法
即从生长有某种真菌的寄主体上(如茯苓、木耳木段)取下木片,进行分离的方法。如木耳制种时,可选**、朵大、出耳多、质厚的耳棒(即长有木耳的木段)。采集后,削去耳根下的树皮,将其横断面锯成1 厘米厚的木片,在无菌条件下,切去无耳菌丝部分,留下有耳菌丝部分,浸入0 . 1 %升汞水中1 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去木片上的汞液。然后,用解剖刀将木片切成0 . 5 厘米的小块,放入斜面培养基内,置24 ~26 ℃下培养,及时淘汰杂菌,选取纯菌丝进行移植培养,即得菌种
发酵对象与分类
1、发酵全价饲料、浓缩料
取出全价饲料(使用浓缩料的按配好的全价饲料计算)按下面配比进行发酵。
2、发酵棉粕菜粕脱毒代替豆粕,另见说明书。
3、发酵生物豆粕代替鱼粉:可以适当加大菌种使用量,直接发酵豆粕转化成生物活性小肽后添加,另见说明书
微生物菌种分饲料发酵菌种和生物肥发酵菌种。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